List

 

In the Saturday afternoon (August 12, 2017), I will had a public sharing –regarding the current developments of deep neural networks and the adoptions in local industries — in a mini workshop oragnized by 商業周刊(商周.com). A panel will be followed with more discussions — hope to be informative and insightful. The speakers and panelists also include Dr. Eric Chang, Senior Director of Microsoft Research Asia  and Chairman Kuo, Syntrend.

很榮幸上星期六(八月十二號)可以參與「商業周刊」舉辦的小型座談會【數創闖視界-CEO分享會–AI闖未來】,利用假日在 SYNTREND 三創生活園區 分享人工智能在各個面向上的機會。 商業周刊(商周.com) 副總編輯吳修辰主持了演講之後的精彩座談。

地主,三創生活園區董事長郭守正,由產業、VC的角色分享這幾年他看到台北新創團隊的演變、遭遇的問題(主要為無法scale到全球市場)、以及三創(或是鴻海集團)可能可以提供的協助。

CloudMile 萬里雲創辦人 Spencer Liu 分享他的連線創業經驗 — 忍受孤獨的勇氣。提及目前這家新創公司專注與雲運算進而增進到人工智能的服務。

微軟研究院副院長 Eric Chang,分享了微軟在感知運算上的發展,以及目前已經可以公開使用的各種API(深度學習在語音、影像、對話上的研究)以及未來利用人工智能及AR技術可以在工業生產/維修上提供的各種商業應用。

延續過去一年在IBM華生研究中心的觀察,我主張應該以 “Augmented” Intelligence 的角度來看人工智能可以帶來的機會。這些突破性的技術最大的效益應是在商業領域提升生產力、提高安全性、以及加速生產/維修效率。如果以這個角度切入,則有許多機會:除了目前矽谷新創公司專注的議題之外,傳統的經濟領域(金融、醫療、資訊、電力/水資源、製造、交通、房地產等,如下圖麥肯錫的研究顯示。)容易產生大量製造資料,而且資料價值較高的產業類別,也是諸多機器學習演算法可以勝出的領域。Eric Chang 更不約而同提出了類似的觀察–機會在於幾個關鍵的垂直領域(Vertical)可以有深度的利用智能技術在核心問題上。

我的觀察,當然另外一個機會是這些智能模型(不管是深度網路、SVM、或是簡單的線性模型)如果可以在各種Device上精準的運作的話(當然得兼具耗能以及設計/計算複雜度的限制),這是另一個可以很快開發的領域。想像一下「智能化」的嬰兒車、燈泡、鑰匙、等。不管是智能化的產品或是其中關鍵的智能晶片,都是相當具有潛力的領域。

我也舉出多個例證,讓大家知道台灣有諸多世界級的機器智能研究團隊,「泛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核心技術非常適合我們以及受惠於過去的教育訓練。

現場也可以感受到聽眾對這些議題的投入。希望有機會再與大家面對面的分享,對我也是非常棒的學習機會,從觀眾、各位講者身上,都有大大的收穫。

  Tag: media

4 posts
August 20th, 2017

Presenting in Media Event: 商業週刊演講會 — 機器智能的在地機會

  In the Saturday afternoon (August 12, 2017), I will had a public sharing –regarding the current developments of deep […]

May 15th, 2017

島內AI的隱形驅動力

前陣子協助 天下雜誌 副總編輯 Yi-Shan Chen 完成AI專輯 [AI全面啟動Ⅰ:科技島國的翻身契機]。 我在紐約,這段時間,Yi-Shan透過FB的訪談跟資料詢問,我感受到她的焦慮,急著摸清楚這個浪潮的來龍去脈,以及我們該做的、或是已經做到的。 初稿完成,正如Yi-Shan所說的,她不那麼悲觀了。或是說我們也沒有悲觀的權利。 我的觀察。 2016年初開始,國內幾家領先企業也開始注意到AI(深度學習)浪潮可能對公司的影響。已經開始研究如何在既有的核心業務上善用這些前瞻技術。 這不是將開源的類神經網路拿來使用就好、或是付費API可以全然解決。首先產品需要的偵測/辨識的項目跟benchmark資料完全不同、產品大部分是multi-label的問題而不是大家常討論的multi-class、訓練資料的取得跟缺乏、應用場域資料型態差異、學習model的參數過大、耗電、運算時間、或是在使用者端自動調適學習等。產品佈建跟論文討論的範疇有著相當大的差異。 領導者(執行長、董事長)的決心是最關鍵的問題。因為引進新的機器學習paradigm之後,牽涉到資源配置、薪資結構、產品pipeline(如使用者資料收集、AI引擎的更新)、新產品的定位等,需要很大的決心。 缺乏深度學習技術的研究人員是第二個問題。在協助幾個團隊之後發現,台灣的數理教育品質相對優良,理工科碩士論文要求對於前瞻的研究是很有幫助的。 在組織具有某些特質的工程師之後,透過適當的做中學、學中做的過程,還有我們十幾年在影像/視訊上成功跟失敗的經驗,是可以逐漸訓練出內部深度學習基本研發團隊、也能適性地將技術調整到適合的產品線上。 目前已經看到這樣的技術成果用在解決監控系統上常見的誤判的問題、照片標註、辨識、自動分類、edge端的精簡深度學習模型、或是利用各種感測器、攝影機進行未來事件預測等。甚至有些已經上線進行A/B test,交付給客戶的PoC、或是取代原本沒效率的人工分類等。 在這次的訪問當中,也將這幾個領先企業介紹給天下雜誌,但是因為公司內部的marketing跟財務時程,還不能公開披露目前的結果。 我們不選擇悲觀、抱怨、譏笑。許多團隊,也早就捲起袖子為企業帶來更具有競爭力的AI(深度學習)能力,開啟新的產品思維,如同全球企業忙著乘著巨浪向前。也感謝 天下雜誌 […]

March 19th, 2017

互補 vs. 互斥 (深度影像分析的實用性?)

最近有機會跟數位媒體跟產業界的朋友交流,大家一方面驚訝深度學習技術的進步,另一方面又懷疑這樣的技術突破影響面能有多廣? 是的,很少人需要自動辨識狗或是貓,也不在乎AlphaGo打贏人類棋士。但是可以另一個方式思考—目前已經有接近商業化的技術可以用來彌補人類不足或是不擅長的工作。比如說我們可以使用比較具有擴展性(scalable)、有效率(efficiency)、或是高性價比的方式來協助個人或是商業上的應用。 對於機器智能以及人類的關係,我喜歡尋找 「互補」(complementary)的可能性,而不是「互斥」或是「敵對」的角度。 深度學習技術在影像分析上具有最大的進步(跟語音、文字來比的話)。如果思考的範圍加大,為什麼只用在單一照片?或是單一個攝影機上? 舉例來說,透過大家分享打卡的照片(非常容易取得,我們光是曼哈頓島在2014幾個月內就收集到幾千萬張照片),即使人不到現場,我們可以了解大家究竟點了那些餐點(食物分類)。透過分析這些餐廳出現的人像屬性(facial attributes),例如性別、種族、年紀、打扮,我們可以參考是否適合自己,適合帶小孩,適合怎樣的dressing code。如果再把這個人像屬性偵測擴展到其他景點、商店,更可以了解到這些大量地點的人口統計特性(demographics),直接幫助景點推薦。 事實上我們在ACM Multimedia 2011年就實現了這個全新角度,可以參考[2],這個論點也在研究社群內廣為流傳,我們的相關論文也有145個Google citation。當時,為了驗證這個想法,我們收集了全球19個主要都市,一千多萬張照片,實驗證明加上自動影像偵測出的人口統計特性,可以增加景點推薦的正確性。而且這些影像分析技術是跨語言的! 可以想像,如果要以人力統計這些景點、都市的人口統計特性,需要多少的時間成本,多少可行性。這就是機器智能技術可以大大助益的地方,而且這些分析結果經年累月會更趨正確,因為可以收集到的影像資料更大量的增長。機器智能彌補了人類的局限性! 有趣的是Li Fei Fei的團隊今年在AAAI也有類似的想法,他們是利用Google Street View上拍到的車輛種類來推估都市的人口統計特性,並且可以關聯於一些社會現象、能源使用等。可以參考。 另一個例子是,我們的博士班畢業生 Kuan-Ting […]

November 5th, 2016

Media report regarding our team’s global competitiveness (人工智慧幫 全球強挖角)

We have been working on machine intelligence over large-scale multimodal data streams for more than 14 years and had witnessed […]